江浙沿岸初夏第一果

2023-05-26 14:25:20



江浙沿岸,好梅不怕晚







江苏 | 品一粒吴越佳果 


——6月中上旬,北纬31.5°,无锡大浮杨梅 






太湖沿岸是古时吴越的腹地,吴中一带的江苏自古以来也是杨梅胜地。


大浮杨梅,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大浮山、马迹山,有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。大浮地处丘陵山地,又在太湖、五里湖之间,这里温暖湿润、有砂质土壤,十分适宜杨梅生长,出品风味更是上乘。苏东坡就曾赞叹:“闽广荔枝,西凉葡萄,未若吴越杨梅”。



相比大浮杨梅,有人认为同样产自无锡的马山杨梅价值更高,因为它的个头大,甜度高。据说无锡话里的“大糊洋”(不牢靠),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大浮杨梅口感偏酸。然而,比起马山杨梅的甜,有人却偏偏青睐大浮杨梅那一点点酸。口味甜中带酸,才是一颗杨梅最独特的风情。加之大浮杨梅吃口更细,难怪有着“吴越佳果”的美称。 






浙江 | 寻一颗人间仙梅 






明代文人王象晋在《群芳谱》中有一番记载:“杨梅,会稽产者为天下冠”,一句话便道出了浙江在杨梅产业占据头把交椅。慈溪市的横河镇,据考证是杨梅的祖籍老家,7000年前这里就有野生杨梅生长,人工栽培也有1300余年的历史。到了今天,杨梅甚至成了浙江人独特的身份标识,在浙江混的好不好,就看六月有没有给人送杨梅。


有着“中国杨梅第一县”之称的仙居,靠着山之沃土与靠海吹来的湿润水汽,给红艳圆润的仙居杨梅笼罩上一层层“仙气”。除了仙居,浙江其它地区,无论是余姚,还是温州、黄岩、舟山,出产的杨梅品质同样出众。


和“早熟”的云南杨梅还有闽南杨梅不同,浙江杨梅则是不急不慢,一出场便“一梅惊人”。




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丁岙杨梅


——6月中下旬,北纬27.96°






温州有着500年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。清代《永嘉县志》提到:“旧志士产杨梅,今出茶山者,味尤胜”。这里的“茶山”,便是温州最有名气的丁岙杨梅的产地——茶山镇。


每年六月中下旬,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的丁岙杨梅在无数“吃货”的期盼之中上市。丁岙杨梅可能不如仙居杨梅的名气响,但它绝对是辨识度最高的一员。丁岙杨梅色紫黑而有光泽,果蒂浅绿色,有着“红盘绿蒂”之美称,是浙江杨梅的“颜值担当”。



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茶山镇,常年温和湿润、雨量充沛、日照充足。除了良好的气候条件,这里的“漏砷土”(有机质含量2.47%,PH值5.7)更是种植丁岙杨梅最理想的土地类型。从1992年茶山杨梅被命名为“瓯海丁岙杨梅”开始,当地专家便不断精进栽植技术。直到2005年,丁岙杨梅已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


浙江余姚荸荠种


——6月中下旬,北纬30.04°







几乎与丁岙杨梅同一时间,温州北边的余姚市,杨梅也正悄然成熟。《越郡志》中说道:“会稽杨梅为天下之奇,颗大核细其色紫”。“颗大核细其色紫”这七个字便是对余姚杨梅的真实写照。


余姚杨梅中最有名的荸荠种,黑紫色、果形圆整、肉质细软、味甜核小、汁液丰富、酸甜比接近完美,堪为杨梅里的王者。


要说是什么孕育了这酸酸甜甜,吃一口便美到心坎儿的余姚杨梅,一定是种植地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。除了温暖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杨梅种植地共同的特质外,余姚春夏之交的雨季还巧妙地顺应了杨梅生长规律,仿佛是为杨梅“量身定做”的一般。





浙江黄岩东魁杨梅


——7月上旬,北纬28.31°






7月上旬,浙江台州的黄岩东魁杨梅也开始崭露头角。因其果大,所以被称作“东方之魁”。


东魁杨梅(原为东岙大杨梅)发源地为黄岩区江口街道东岙村,“祖先”是一棵野生杨梅树,树龄有130年以上。经过不断的嫁接培育,1979年浙农大在编写《果树栽培学概论》时把它定名为“东魁”,并单独列为一个品种。


东魁杨梅不仅是在个头上是“杨梅王”,在甜度上也不赖。当你一口咬下,甜美的汁水在嘴里爆发出来,哪怕是再“漫长”的等待也值了。





浙江舟山定海晚稻杨梅


——6月下旬-7月上旬,北纬30°






如果以上三种杨梅还没吃过瘾,那么浙江舟山的定海晚稻杨梅一定不要错过。


和内陆地区的土壤不同,晚稻杨梅的种植地舟山由于大雨的冲淋,土壤的黏度下降,通透性好。独特的土壤条件和气候为舟山“吹来”了这一枚“仙果”。


晚稻杨梅被称为我国杨梅“四大良种”之一,和东魁杨梅相比肉质更细腻,核肉易分离。但是晚稻杨梅不利于远距离运销,所以常用来泡酒。除了杨梅酒加工企业,冷链物流和网络渠道的发展也推动了了舟山晚稻杨梅的销售,远销至江浙沪甚至北方等地。